【清博好物】东汉三合式陶屋-馆内资讯-欢迎来到清远博物馆
清远市博物馆
馆内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资讯中心 » 馆内资讯

【清博好物】东汉三合式陶屋
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6-04 点击数:

​​城市高楼林立

我们的房子越住越高

但你可曾好奇

古人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呢?

本期“清博好物”

带大家来看看汉代岭南人的

“多功能宅院”——东汉三合式陶屋

共同揭秘古代匠人的建筑智慧

​东汉三合式陶屋(建筑明器)

​  在清远市博物馆里藏有东汉三合式陶屋的建筑明器,是模拟现实生活房屋的随葬品。

 

 

 

造型规整,比例较小。陶屋整体建筑组合主次明显,分为上下两层,大门位于中轴线上,一楼为一进二堂结构,上方盖有瓦脊,上堂有正门,正门上方正中间有叉形人脸模印,模印两边为萎形镂空图案。正门一侧有一双手上举,双脚张开下蹲的人形雕印,另一侧雕像已被毁。后堂中空,辟两个小房间二楼设半开门板,门正中贴塑“铺首衔环”。

  该陶屋建筑结构体现了东汉时期清远本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,也含有清远民众安居乐业的愿望。

​东汉陶屋的户型优势

​其一:防水防潮防火烧。悬浮瓦设计有效地引导雨水迅速排出,避免积水对建筑造成损害。

其二:通风透气。岭南地区炎热潮湿多瘴气,人居楼上,多窗设计是对岭南地区地理环境的适应性改良。

其三:功能分离。厕所是人类居室建筑的部分,是居住条件和生活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。陶屋厕所设在主屋之后的侧廊屋,厕内有长方形便坑,开有窗户可通风换气,厕门外一般有供人上下的楼梯,厕所架筑在圈舍之上,粪便由此落入圈内可堆肥。

东汉陶屋的出现反映了汉代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死后世界的想象。陶屋不仅展示了汉代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,还反映了他们对家庭生活的重视、对死后世界的想象以及社会地位的象征,这种陶屋模型多数是在东汉中期以后的大型砖墓中发现,说明拥有这种陶屋模型的主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。

​东汉三合式陶屋系列作品

​  为了更好地传承岭南的东汉三合式陶屋文化,清远市博物馆初步设计了东汉三合式陶屋系列作品,深入挖掘东汉三合式陶屋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,以文化创新设计为媒,促进“文化与生活”“传统与当代”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。该类作品分别有“东汉之光——东汉三合式陶屋磁悬浮灯”“方八八”和“大大人”IP形象设计、文创口罩和3款环保袋子等。

 

磁悬浮灯

“大大人”IP形象表情包

 


 

“方八八”IP形象表情包


 

环保袋

口罩


  东汉三合式陶屋的系列作品设计脑洞大开、IP形象萌趣可亲,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,快来清远市博物馆打卡吧!

 

 ​​​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