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7-07 点击数:
当你感冒鼻塞、晕车恶心时,是不是会习惯性地拿起清凉油,深深吸一口来提神醒脑?其实在明清时期,达官贵人们早就有了自己的“高端提神神器”——鼻烟壶。这可不是普通的容器,而是当时最受欢迎的“潮流单品”,堪称当时的“大牌限量款”!
本期“清博好物”栏目,就带大家一起鉴赏这件清玉鼻烟壶,看看这件方寸之间的艺术品,是如何从实用器物华丽转身成为收藏界的宠儿,完成它的“破圈”之路。
上图为一件清代的玉鼻烟壶,现藏于清远市博物馆,青白玉质,小口,深直腹,圈足,器身扁平;肩部有黑色条状斑,下腹有黑斑,呈云状;缺盖。
鼻烟壶的“中西合璧”之路
鼻烟壶,意为盛鼻烟的容器。小可手握,便于携带。明末清初,鼻烟传入中国,鼻烟盒渐渐东方化,产生了鼻烟壶。鼻烟壶所用的材质和工艺种类多样。中国鼻烟壶,作为精美的工艺品,采用瓷、铜、象牙、玉石、玛瑙、琥珀等材质,运用青花、五彩、雕瓷、套料、巧作、内画等技法,汲取了多种工艺的优点,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,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。
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,原为西洋之物,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后,加工转化后成为粉末状药材,吸闻之后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。
虽然是“外来物种”,吸食鼻烟却迅速风行,连带盛鼻烟的容器,鼻烟壶也开始盛行。而在几百年的发展史中,鼻烟壶逐渐成为“形式大于内容”的典型,鼻烟如今已几乎绝迹,但鼻烟壶则成为经久不衰的收藏门类。
玉鼻烟壶的黄金时代
谈起玉鼻烟壶,它始于清代,传世所见较早的玉鼻烟壶为雍正时期的白玉烟壶。雍正时玉鼻烟壶生产较少,乾隆二十五年后,和田优质玉材大量进入中原,生产玉鼻烟壶主要有宫廷造办处玉作和苏州、扬州、广州等地的玉作。其特色是选料上乘,制作精湛,造型多种多样。品种有白玉、黄玉、青玉和碧玉等。清人尤喜爱白玉和黄玉烟壶。鼻烟壶被称为袖珍的艺术品,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精华。
受明清帝王和文人墨客们审美观念的影响,佩戴型和把玩型的玉器较为流行和兴盛,这些玉器精雕细琢,华丽繁复,仿古推新。而鼻烟壶之所以受重视,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,还具有着送礼馈赠、身份象征等功能,自清代发展至今虽然只有三百年的历史,因其小巧精致、适合把玩,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馆及收藏界的青睐。
从实用器物到文人雅玩,鼻烟壶的转型揭示了“器物人格化”的进程。就像现代人盘串、玩潮玩,清代文人在掌心摩挲玉烟壶时,何尝不是在践行一种“慢生活”?或许古代那些爱收藏鼻烟壶的文人雅士与今日收藏球鞋、盲盒的年轻人也会隔着时空达成精神共鸣。
一枚小小的鼻烟壶,背后却是几百年的文化沉淀。真正的艺术,从不因时间而褪色,反而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熠熠生辉。